轉貼:菩薩和佛的“距離

2019071311:26
 
菩薩和佛的“距離”

有人說,佛是“高傲”的。這是誤解,那是因為他把自己放得“太低”了。佛把自己完全放在“不知道”的角色裡,他的一切顯得太過“被動”,人們理解為“無為”。“無為”是什麼都不做,這又是一個很深的誤解。佛陀“無為”,但他該做的都做了,一件也沒少,也什麼都不多做,這是多麼不容易的能力和智慧啊!這成就一個佛慈悲的極致。

世俗人在佛和菩薩之間,似乎更“認同”菩薩。但真佛是一位行動中的菩薩,菩薩還並不是佛。

佛是“圓滿”的——是“修”的最後階段——也是回到生命本初的樣子。圓滿意味著,眼中的一切都是其本然的樣子,你的“悲”變成了零,世界的“悲”也變成了零。佛不但見證了他自身的圓滿,也見證了整個存在、所有眾生的圓滿。這個“見證”將他置於大放心、大安全、大喜悅之中——他“無為”的大安定表現,正是基於此見證的。這“見證”是個切實的體驗,不僅僅是頭腦上的認識。

大慈、大悲,是菩薩的特點。大慈是基於大悲的,這正是一個自我的特點。大慈大悲意味著自我的頂峰,下一步,他將成佛——大慈和大悲將同時脫落。一個修行者,如果他一直攜帶著大慈大悲,那麼他將永遠也成不了佛。

一個大慈的人,其實是一個大悲的人。有大悲的人,不一定來到大慈的位置。只要內心還有大悲,就不會真正利益這個世界,你會為這個世界添亂,雖然這“亂”被叫作“善良”或“正義”等。表面上看起來的“善良”、“正義”之舉,正是社會上“邪惡”和“戰爭”的起源。自以為聰明的頭腦常常到達糊塗的頂點,這往往是一個修行者所不覺知的。

佛和菩薩的差別在大悲、大慈。佛內在不再有大悲,也不會再升起,因為他認識到那是一種負性幻相(噩夢)的結果。佛一直清醒地生活在“空”中——他的“空”是純淨的,不存在大慈,也不存在大悲,這就是佛陀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含義。你必須由菩薩到達佛,否則,你的生命旅程只完成了一半兒。佛是一個圓,菩薩正好是半圓。

佛和菩薩的“距離”正好是一個圓和一個半圓的關係。成佛之後又回來做菩薩,是一個跑了一圈半的人,他們之間有不同。

“應聲救苦”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聽到哭聲就去救;二是,聽到求救聲才去救。如果成佛又回到此岸來幫助人,那麼他是第二情況——聽到求救聲才去救苦;如果一般意義上的菩薩——即還沒抵達成佛的修行者,就是第一種情況——聽到哭聲就去救。

第一種情況,人家只是哭,還沒向你求救,但你直接跑過去幫人家、救人家。這種情況,你內心就持有很多自己的信念故事了,可能認為“人不應該哭”,可能把自己內心一些悲傷故事附加到人家的行為中。你的著眼點是你自己,把自己內在的故事投射給別人,為自己的故事而努力,是自修的過程,是功課作業,完全為了自己。你不能著幫人的相,否則,為自己增加了新的內業。這階段的菩薩應注意這點。

第二種情況是:我不猜測他哭的原因,也不根據我的“認為”去止住他,更不認為他不應該哭——他正在哭呢。如果他需要幫助,向我求救,我會不留餘力地幫他。如果他沒有表示,我怎知道我的幫助對他就好?有些看起來非常痛苦的人,從不求助。

真正的慈悲是“你動我動,你呼我應,你求助我行動,你沒有需要,我寧靜”。完全沒有我個人的需要,我所能為你提供的是,用你的清晰“拯救”你的糊塗。佛沒有妄為,他一切聽你的,以你的需要為需要。

我們常常不能理解真正活在世上的佛、真菩薩,因為你自己不曾成為他。你眼中的佛、菩薩是你想像的。我們不需要理解任何人,理解你自己就行,因為你自己的本然就是佛。要理解一個佛,必須理解你自己的本來面目。
 
 

https://www.facebook.com/rly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