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歷史 文言文 該不該讀?

2017091308:05
孩子跟我抱怨 為啥要念一大堆過去的歷史

這些都已經是過去式

上學期念的東西  到下學期 也就忘光光

是啊 ! 枉費老師教得這麼辛苦   孩子也讀得非常痛苦!

沒想到 從上一代 到下一代

台灣的教育一直困在死記型的填鴨式教育中無盡輪迴 難以出脫

馬關條約發生在西元幾年? 是誰簽定的? 內容又是什麼?

硬是背這些東西 對生活又有什麼幫助?

連大人自己都記不了的資訊  還強迫小孩塞滿了腦袋?

而且現代科技這麼進步

上網GOOGLE 一下 馬上就可以查到詳盡的資料

其實 我們學歷史的真正用意 是在記取教訓

以及  感念先人的努力 才有現在的一切

為什麼不來探討

假如你今天是李鴻章

你該如何爭取簽訂平等的條約內容?

該如何來個逆轉勝? 改變歷史的未來?

不要責怪今天的年輕人沒有競爭力

因為這些陳腐的教育體制 早已扼殺了滿滿的創造力

不要指責年輕人為何動不動就鬧自殺

因為他們的世界只有跟分數競逐

卻看不到未來有什麼意義?

不管是不是要念文言文 都還跳脫不出傳統教育的巢窠

文言文 並非不可取   白話文學 也並非是萬靈丹!

而是在選讀的篇章上 是否已超出孩子們的理解?

能否引起孩子們的共鳴?

其實 這些爭議的問題 可以改成選修的方式

讓孩子自行去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或作者來研讀

以前我最喜歡的是莊子 列子的寓言故事 和西遊記

還特地去書局買白話翻譯 一口氣看完 仍意猶未盡

最不喜歡的是論語 出師表 祭妹文 祭十二郎文.....

因為要完全一字不漏地默寫背誦

更糟的是 讀了之後 完全沒有任何的感動或共鳴!

因為不希望自己是個不忠不義不孝不慈之人

所以還要勉強自己再三體會 擠出一點眼淚.....

然不否認的是

有基礎的文學底子 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還是有一定的助力

現在可以看懂一些些佛陀開示的經文 

珍貴的祖師教言

對聞思修...等智慧的增長 是有很好的幫助

不過我還是覺得 我們的教育 要多增加一些生活常識的了解

如何煮飯 洗衣 打掃.....

如何去郵局 寄信(或 銀行 ) 開戶 儲匯 開支票 .....

如何去醫院掛號 批價 領藥

如何去跟異性相處 談戀愛

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途( 就讀科系 職業性向 就業抉擇 人生伴侶)

如何去愛護生態 保護環境 拯救地球

這些才是生命樂章內 最重要的主題曲吧?